2025年5月7日下午,我院举办的“基层治理三十年的实践与思考”学术沙龙在我院二楼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由我院科研中心主任袁明宝主持,邀请解典老师分享淄博高新区基层治理三十年历程及经验,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沙龙伊始,解典老师带来长达90分钟的专题发言。解典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从1990年代开始,按时间脉络梳理了基层矛盾与治理方法的发展变化过程,为后续讨论奠定坚实基础。他总结过去工作经历,引发对十年来基层治理再出发、再实践的深入思考,让在场众人对基层治理历程有了清晰认识。

随后进入与谈讨论环节。袁明宝从山东工业化模式及税费矛盾角度分享见解;孙旭提出“人—制度—人”的思考维度;余练着眼矛盾与中国社会转型议题,探讨矛盾纠纷调解治理方式的演变;郭凌燕分享城乡融合的日本经验;张艺英聚焦城乡结合部矛盾及干群关系演变问题;关长坤则强调基层治理重要性,分析利益瓜分与碰撞现象。各位与谈人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对这一主题的思考与认识。
最后,我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强调,群众路线的历史变迁需要放在更宏大的历史视野中审视,并援引梁漱溟、卢作孚等案例,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在地化实践路径。针对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关键问题,潘家恩教授重点剖析了乡村主体性缺失、新业态培育以及基层治理创新等议题,特别提出基层实践应当做到“四有”,为乡村治理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本次学术沙龙通过专家学者、实践经验者深入交流,全面回顾淄博高新区基层治理三十年历程,剖析社会矛盾产生根源,分享在地的治理经验与思考,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实践者搭建起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沙龙在学院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解典,山东淄博人,1967年6月出生。1980年代中师毕业后进修社会学与经济管理专业,长期扎根基层工作,先后在淄博师范、团市委、高新区管委会任职,历任三个镇党委书记八年,地方事业局、经济发展局局长五年,国资公司董事长。2015年提前退休后,专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研究与创新推广,致力于培养青年实践人才。
撰稿人:陈骏辉
视觉设计:刘懋兴
责任编辑:刘蕾
审核:潘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