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大国三农”2023年秋季读书会第五期在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顺利举办。此次读书会以“乡村与现代城市”为主题展开讨论与学习,此次活动由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和王彩虹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刘懋兴和涂嘉陵负责组织。
读书会现场
读书会伊始,廖培森以《蚁族·蜗居·房奴—中国城市化反思》等文本展开领读,揭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的矛盾。吴荣荣以《乡土中国》为切入点,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马俊冉以《我是一朵飘零的花》为重点,真实还原和呈现了打工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提出“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调解城市与乡村矛盾?”的思考。
紧接着同学们围绕主题从城乡矛盾、城市化、城乡关系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陈洁梅将《我是一朵飘零的花》书中内容与自身经历相结合,指出今天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农民工艰辛的付出,但他们在城市却得不到应有的平等和尊重。陈洁梅认为社会需要建立一种城乡互动、互哺的良性关系,即一种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互动的关系。刘懋兴从社会治理角度进行剖析,指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对打工者的合理诉求有所重视,维护社会稳定。曹泽宇认为,我们对乡村情感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的衣锦还乡,中期的向往城市,以及当前人们因“城市病”而渴望回归乡村。涂嘉陵认为,数字化技术可以改造乡村,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提供就业机会,实现远程教育、医疗等服务。但数字化本质是中性技术,需合理运用,避免“异化”。
王彩虹老师从金融资源流动角度为分析城乡关系拓展了新视角,并以德阳农交所为例阐述了如何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同时还为读书会成员提供读书方法上的建议。
最后,潘家恩教授总结,城乡关系需要我们用历史的视角去看待,现在的城乡融合指的是城乡互补、城乡等值和城乡间的和谐共处。当今时代正在经历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从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以及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我们在转变中重构城乡互动、互哺的良性关系。
撰稿人:廖培森
视觉设计:刘懋兴
责任编辑:刘蕾
审核:潘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