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大国三农”2024年春季读书会第二期在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顺利举办。此次读书会以“乡村振兴:历史与未来”为主题展开讨论与学习,由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李军老师、张振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刘懋兴和涂嘉陵负责组织。
读书会现场
读书会伊始,黄萍以《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东京停电》展开领读,此外,她还分享了影片《生存家族》。她对文本和影片中反映的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了反思,并揭露了人类当下生活方式所面对的真实危机。她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文明”的内涵,并践行“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为人类社会提供一种正向性的文明选择。
曹泽宇以《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以多视角在乡村发现中国》《去依附:亿万农民救中国》展开讲解,他对农民三次缓解中国危机的历史展开了分析,并认为乡村并不仅仅起到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乡村更是生态文明转型的载体,有望缓解生态危机。
杨婧以《小的是美好的(节选)》为重点,聚焦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持续问题,提出要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既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又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小且美好的状态。同时,她也发出“如何更好地协调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关系”的追问。对于“小即美好”的美好设想,刘懋兴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小的是美好的,但小遇到大该怎么办?他还采用李子柒的案例进一步说明了乡村在互联网时代的难以应对。
读书会小组分享现场
领读人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共鸣,大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当下人类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例如,有同学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出发,指出和平的珍贵性;有的同学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指出工业发展输入资源,输出垃圾,大工业的野蛮发展势必破坏地球生态系统。
但是,针对乡村未来到底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大家似乎并没有形成统一、明晰的共识。
李军老师点评现场
李军老师从视野的角度提出,看待乡村需要历史视野、全球视野、城乡一体视野。乡村的现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乡村仍然是中国的底色,中国是全球的一部分,城乡融合是趋势。此外,也应如卢作孚所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出发去考虑乡村发展,也要在具体事情上一件件地做好。
张振老师点评现场
张振老师针对乡村到底往何处走、我们要一个什么样的乡村、我们对乡村应该乐观还是悲观等问题进行回应。他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当下的乡村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变乡村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单纯的乐观或是悲观情绪对把握客观现实无益,我们要心态平和、久久为功。
潘家恩教授点评现场
会议最后,潘家恩老师用“视野”“思维”“乐观与悲观”三个关键点对读书会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发言。潘家恩老师指出,平视的视野也是一种立场,我们在关注文明问题的时候,要看到那些很少出现在我们视野的国家;看待乡村问题我们也要跳出单一学科的视野,从实践中寻找答案,洞察复杂现象背后的逻辑;乡村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在发展的复杂性中寻求平衡。
撰稿人:曹泽宇
视觉设计:刘懋兴
责任编辑:刘蕾
审核:潘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