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先行。高校青年学生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中最富创新活力的力量,大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育人工作。高校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不仅可解乡村发展的人才之困,也能破解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之惑。乡村是大有可为的新天地,是淬炼青年的修炼场,让新时代的高校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书写奋斗故事,定格青春身影,是新时代高校与青年的使命与担当。10月10日至10月14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我院发起乡村振兴田间行2023秋季实习生培训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培训活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年在知识学习与乡村实践中走进乡村,扎根田野,积极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23秋季乡村振兴田间行活动启动仪式之授旗合照
“乡村振兴田间行”主题实践活动由我院发起于2021年,包含乡村振兴实习生计划、乡村振兴志愿者计划、乡村访问学者计划三个系列,是“关注三农、塑造自我、建设新乡村、创造新文化”的大学生支农调研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创新。不仅如此,该实践活动对于青年学子和高校教师实现“在乡村学习”“向乡村学习”“让乡村学习”的目标,以多种形式让知识更好地回馈乡村,在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乡村振兴实习生计划面向全国招募热爱乡村、热衷乡村工作、热心帮助农民且可以实习二个月以上(最长六个月)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本次计划共招募了来自西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实习生13名,意在让实习生们在脚踏泥土的乡村实践中开拓思维,跳出专业领域与年龄层次的局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本次培训采取晨练朝话、专题授课、现场调研、团队建设、互动学习等形式,以增强实习生凝聚力、提升乡村认知度、掌握乡村工作方法为目标。我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地方合作办公室主任肖青老师、培训中心主任张斌老师和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社会工作师詹玉平老师等专家学者、大盛镇青龙村的乡村工作实践者张鹏、往届实习生袁嫒、张嘉豪同学为实习生授课,让实习生们深入对乡村振兴宏观背景与政策的理解,掌握乡村工作方法,为培训结束后的正式驻村实习做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方面的准备。
实习生在校园晨练朝话
实习生分组讨论“青年与乡村”
大盛镇青龙村的乡村工作实践者张鹏为实习生讲述他与乡村的故事
我院地方合作办公室主任肖青老师为实习生讲解如何在乡村开展访谈
我院培训中心主任张斌老师为实习生讲述大学生支农调研历史
学院秉承着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理念,在进行两天的理论学习后,带领实习生们前往三圣镇是平村调研学习,通过与是平村书记座谈、参观村农业机械库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是平村“186233”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学习当地通过土地入股、农田宜机化改造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同时,通过分组调研的形式检验实习生们理论学习成果,锻炼实习生们乡村工作能力。
实习生在三圣镇是平村与村书记座谈
实习生参观是平村农业机械库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实习生分组调研
实习生进行分组调研总结会
实习生在是平村进行团队建设
实习生参加民国乡建先贤后代座谈会
10月16日,实习生们以分组形式分别在南岸温铁军工作室、长寿慢城、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和巴南区东温泉镇鱼池村正式开展驻村实习工作。各驻村实习点的实习生们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入户调研、产业调研等活动积极参与乡村的生产与生活,以勤劳的手、灵活的头脑和热情的心融入了乡村、感染了村民、推动村庄的发展。
鱼池村实习生帮助村民晒苕粉
随着实习活动的持续开展,实习生们将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淬炼自己的人格与能力,找寻理想与价值归属,乡村也会在与青年学生的“双向奔赴”中走出大山,走进时代,得到发展。我院未来会不断为高校与乡村之间搭建桥梁,让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撰稿人:文颖洁 马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