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引导农科新生学习百年乡建历史,增强学科自信,厚植“三农情怀”。我院潘家恩教授依托西南大学丰富的乡村建设校史资源,在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的支持下,为70余名2024级农科新生讲授了一堂主题为“从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西南大学强农兴农百年探索”的大思政课。这一活动得到人民网、农民日报不同角度的报道,生动呈现了西南大学在百年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中的重要角色及在培育“新农人”方式上的创新探索。为便于读者了解这一活动的意义与影响,我院将两篇报道整合在一起,以提供更为简洁和系统的信息。
9月14日下午,西南大学博物馆举办了一堂主题为“从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西南大学强农兴农百年探索”的思政大课。该课程由我院潘家恩教授主讲,吸引了70余名2024级农科新生参与。
在西南大学强农兴农百年成就展展厅,潘家恩教授通过丰富的图文陈列与实物展品,生动讲述了中国乡村建设的百年历史以及西南大学在强农兴农征程上的重要探索。他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乡村建设实践经验,从“百年乡村建设中的西大身影”“全面乡村振兴中的西大作为”和“农业强国建设中的西大担当”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乡村建设的多元化试验、人才培养的探索经验,以及高校师生如何参与乡村振兴等重要内容。
一位2024级“乡村振兴硕士专项”研究生在听课后表示:“通过这节特别的课程,我深刻体会到农科学科的魅力所在,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新农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潘家恩教授还指出,西南大学拥有全国高校中最为全面且独特的乡村建设历史资源,其办学主体之一为1933年创办的四川乡村建设学院。近代乡村建设领军人物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分别是西南大学办学源流之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勉仁文学院、相辉学院的创办人。新中国成立后,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国土壤科学奠基人侯光炯院士等著名科学家也在此求学,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在乡村建设领域的重要地位。
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https://newapp2.farmer.com.cn/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00781&cId=0&tencentShare=1
人民网:http://cq.people.com.cn/n2/2024/0915/c401602-40979243.html
视觉设计:刘懋兴
责任编辑:刘蕾
审核:潘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