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由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主办的“新农人大讲堂”在青李空间开讲。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以“乡村与我们——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的百年实践与启示”为题做了首场讲座。讲座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罗军老师主持,学校涉农学院辅导员代表和本科生代表参加学习。
潘家恩教授从脚下的土地——北碚讲起,将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和陶行知在此投身乡村建设的故事娓娓道来,厘清了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角色变迁的历史脉络;进一步从关系维度解读了小说中“山里的少年”角色,为农科学生开拓了审视乡村的视角;基于新时代、新要求,系统总结了“知识转化、反哺乡土”“教治联合、组织创新,激活传统、回归村社”“社会企业、多方参与,城乡互动、整体推进”等乡村建设的经验方法;高度聚焦乡村建设面临的时代困境,尤其是乡村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通过历史回溯、小说精读、角色代入等方式,带领学生回顾百年历史中的乡村建设实践,认识当前乡村建设的时代困境和时代方位,重新认识“农民”身份和“农村”现状,明确知识分子的责任使命,启发学生传承乡村建设先贤的优良传统,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重新探索参与乡村建设的路径方法。
举办“新农人大讲堂”,是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积极落实《助力新农科人才培养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通社会大课堂和专业小课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新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接下来,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将持续在农科学生中开办“新农人大讲堂”,激励广大农科学生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一懂两爱”人才,知农爱农、强农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