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十大示范案例颁奖典礼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举行。我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受邀出席颁奖典礼,并于会后接受专访。
此次获奖人物和示范案例涵盖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获奖人物有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新农人等;典型案例有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乡镇和村社、田园综合体项目、农业科技项目、乡村文化项目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颁奖典礼上,江津区石门镇李家村党委书记、主任黄长秋,南川区鸣玉镇党委书记毛霞,重医附一院主任医师、巫溪县田坝镇双箭村驻村第一书记廖正步,作为获奖代表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感人故事和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10多位村民代表现场表演了他们的村歌《旭日东升》。“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第三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十大示范案例评选活动,亦在颁奖典礼上正式启动。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际举办此次颁奖典礼,可谓恰逢其时。宣传这些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了磅礴的前进力量。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指导,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日报承办,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支持。评选活动经过征集报名、走访调研、初审、终审、公示等环节,于去年7月评出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奖项。
【重庆日报专访全文】
典型引领推动“三农”工作
——访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
重庆日报:您作为两届重庆乡村振兴年度人物和示范案例评选活动亲历者,对活动有什么样的印象?
潘家恩: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是“找榜样”,把这些典型的案例、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故事寻找到,树典型立榜样,意义重大;
二是“接地气”,获奖的年度人物和典型案例,大部分来自基层,这是对乡村振兴基层一线工作的致敬;
三是“范围广”,获奖的年度人物和典型案例涉及“五大振兴”各个领域。
重庆日报:对活动总体评价如何?
潘家恩:用典型报道来推动“三农”工作是党报的优良传统,评选活动体现了党报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提供了很好的典型样本,值得学习借鉴。
重庆日报:第三届评选活动已经启动,您有何建议?
潘家恩:首先,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评选活动应评选出一些巴渝独有的典型榜样;其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多强调的是新产业、新业态,评选活动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更多体现;第三,要在宣传报道年度人物和典型案例的同时,通过组织专家调研,总结其经验和方法,以供更广泛的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