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建国大业:梁漱溟在1949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 14:39      已阅读:

-转自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

10月2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贺照田研究员应邀作客勉仁沙龙,并做了以“建国大业:梁漱溟在1949”为主题的精彩学术讲座。本次沙龙由我院副院长、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副会长潘家恩教授主持。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民盟重庆市北碚区委会主委、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于泽元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常利兵教授,西南大学文学院张武军教授,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高秀昌教授,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余旸副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张振博士,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文博博士等7位专家学者参与与谈,西南大学勉仁学社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等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讲座是贺照田老师从梁漱溟视角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涵,聚焦建国前后梁漱溟先生对于建国大业的态度及思考中的种种曲折,抽丝剥茧,细致解读了梁漱溟先生1949年前后的思想变化,正面呈现这些曲折变化中的历史意涵及其对理解现代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贺照田老师的解读突破了把梁漱溟作为新儒家代表、乡村建设运动代表、国学大师等既有框架,还原了一个问题中的,善于思考、反省和实践,不断自我突破的梁漱溟,并以梁漱溟的思想变化为触角,伸展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国际形势、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种种区别等问题思考,从方法论和历史细节解读了建国大业和梁漱溟的思考对建设新中国的意义。



贺老师在细致厘清梁漱溟思考中的种种曲折的同时,特别强调学术性地去解读梁漱溟未完稿的《中国建国之路》的意义,把梁漱溟此前、此后的很多有关敏识、睿见,特别充实、组织进他这一理解、把握视野,然后以他这一被重组、被重新定位的视野、敏识为向导,努力深进中国革命,那么,一方面沿着这些线索更有助于我们探查、追索、感觉、掌握中国共产革命的实际意识-实践-历史-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对中国共产革命的意识-实践-历史-社会结构的这些追索进展中,我们才更能理解、掌握此中的阶级意识、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观念-政治意涵,更准确理解、确定它们的历史-结构位置和历史功能。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民盟重庆市北碚区委会主委于泽元教授从三个方面谈到了演讲内容带给他的收获,一是贺老师透过梁漱溟先生的视角为我们深刻揭示了中国变革的宏伟画面,阐明了新中国何以能够应运而生,政权何以能够稳固确立并进而演变成为今日之现实格局,其分析极为透彻,引人深思。二是揭开了许多遮蔽的东西。三是对今天的社会如何组织、如何发展有新的启发。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常利兵教授非常赞赏贺老师从历史反差的视角切入理解现代中国建国史,认为这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现代建国史的一些问题,为反思和重新审视中国革命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帮助,促进了我们对中国现代国家起源的深刻理解。




西南大学文学院张武军教授从方法论着手,谈到贺老师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超越对象的事业而对其局限性本身的正视和思考;而最让人有感触的就是他把宏阔的视野和具体微观的感受,尤其是对人的理解和感受结合起来进行文学研究。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高秀昌教授则对于梁漱溟先生的重新反思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并肯定了贺老师十几年持之以恒坚持追踪问题、不断深化研究的精神,认为作为学人都应该坚持这样一种治学的态度。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余旸教授结合自己的相关文章,对梁漱溟先生在建国大业前期所持的态度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剖析,促使与会听众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文博博士提到乡村建设的话题,认为乡土的底色和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国家繁荣最稳定最有效最根源的武器,希望之后能更多用现代中国的视野去看待和关注乡村问题。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张振博士重点围绕“知识自觉”“实践”和“反思性”三个方面谈到了梁漱溟先生带给自己的启发。




与会听众也纷纷提出问题,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沙龙最后,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城乡社会综合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爱林进行了总结,并从梁漱溟作为佛教徒的角度进行补充性解读。




张会长表示,这次学术沙龙举办得非常成功,令人感动,来自多所高校、不同单位和专业的专家学者从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出发进行了多向度的解读,发人深省,受益良多。张会长同时补充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梁漱溟先生不认同“阶级斗争”有多方面原因,其一自然是基于他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认为中国社会“中间大两头小”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缺乏敌对的两大阶级”,阶级对立是被人为造出来的,这是贺先生也谈到的;其二是他的社会改良思想,儒家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其三是他持佛入儒,秉承佛教信仰,慈悲为怀,反对杀戮。梁先生拥护共产党,因为他发现共产党解决了旧社会人心麻木、组织涣散问题,人民群众体现出了极大的建设热情和组织观念,解决了他对人心问题和社会组织问题的焦虑,并由此进行自我反省。张会长最后谈到,梁先生一直都是问题中人,实践中人,一生都在思考问题,身体力行,反求诸己,勉以行仁,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沿着梁先生探索的脚步奋力前行,积极推进勉仁事业。



编辑|杜心怡

审阅|张爱林


视觉设计:刘懋兴

责任编辑:刘蕾

审核:潘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