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三农”2025春季读书会第一期:我的春节见闻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18:15      已阅读:

3月8日上午,“大国三农”2025年春季读书会第一期在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106会议室举行。本期读书会主要围绕“春节返乡见闻”为主题展开讨论与学习。此次读书会由唐艺恬主持,我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张斌老师进行了现场指导。


读书会现场



马里奥同学从春节期间对DeepSeek等AI技术的探索出发,分析了AI对于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作用。李劲佚同学通过春节期间为外婆做口述史一事阐述了时代对个体人生轨迹的影响以及春节之于家族传承的意义,这一经历突出了AI时代下人际互动的珍贵意义。

陈林依同学将农业经济学与实地体验结合,分享了春节旅游中所观察的云南斗南花市繁荣景象以及澳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苟正春同学敏锐察觉到春晚西藏分会场的演出所承载的历史叙事,并讲述了家乡土地抛荒及承包失败的问题,反映出乡村经济发展的困境。李行同学分享了假期前往卧佛寺学习佛教教义的感悟以及正在尝试翻译的专业书籍。在刘懋兴同学制作的短片中,“请神游龙”当地民俗与世界各地多元风俗激荡出美妙的“化学反应”,开放包容多元、艺术气息浓郁的屏南乡村跃然于成员们眼前,刘同学也在驻村经历中逐渐清晰自我价值定位以及对新农人内涵的理解。



成员发言现场


透过唐艺恬同学丰富多彩的“朋友圈”,成员们身临其境地走进了她洋溢着家庭温暖与欢声笑语的春节生活。蒙宇虹同学介绍了瑶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并探讨了近年来农村宅基地政策的变化对村民迁徙的影响;她既在乡村美景中体验到宁静,亦感受到乡村发展背后的暗流涌动。朱鹏悦同学分享了家乡的传统春节习俗以及当地政府用灯光秀和喷泉营造春节热闹氛围的巧思。卢佳琦同学带成员们感受了其家乡年味十足,热闹喜庆的春节,并讲述了假期参与的公益宣讲活动。李琳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对比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并指出,时代赋予了年轻人更广阔的视野和机会;此外,春节期间参加音乐会的经历让她体验了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新年。


读书会交流现场


张斌老师提出本次交流会既有前沿知识的学习,又有温暖时刻的分享,成员们皆受益匪浅。此外,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生活经历感知年味并对较少被关注的社会特殊群体难以返乡过年的困境进行思考。

潘家恩老师提出了“顶天立地”的思考框架——既要感知大时代的变化,如人工智能和个人意识的觉醒;也要立足现实,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未来思考。此外,他强调系统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角度、多元、复杂、结合和可能五大关键词,鼓励大家在观察社会时保持开放性与批判性。



潘家恩教授总结现场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一次春节见闻的分享,更是一次关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和技术进步的多元探讨。在科技与传统、乡村与城市、个人与社会的交汇点上,每一位参与者都带来了独特的思考,也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启发。


撰稿人:陈林依

视觉设计:刘懋兴

责任编辑:刘蕾

审核:潘家恩